-
伊凡雷帝杀子
( 列宾创作油画 )
由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年)所创作的油画。这幅画原名叫《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画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情节精心描绘:沙俄的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手中的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的头部,鲜血如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后继者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已无济于事,兽性和人性同时显示在伊凡的身上。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背景阴暗,以加强前景的恐怖气氛 。红色的地毯,映出这幕血腥的击杀。2018年5月25日傍晚,画作被一男子损伤。
- 中文名:
- 伊凡雷帝杀子
- 作 者:
-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 时 间:
- 1885年
- 风 格:
- 现实主义
- 题 材:
- 历史
- 规格材质:
- 199.5x254cm布面油画
目录
画作内容
画作赏析
十九世纪80年代,俄国全境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而开始血腥屠杀,从而激起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列宾打算表现这个时代的现实。
一天,他去听俄国大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交响组曲《安泰》第二部分《复仇的痛快》 ,得到启发,他说:“它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想是不是能在绘画中体现我受音乐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呢?我就回忆起伊凡雷帝。这些年相继发生了许多血腥事件,感到很可怕,但是有一种力量总是催促我去完成这幅画。”
画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情节精心描绘: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手中的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的头部,鲜血如注……
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后继者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已无济于事,兽性和人性同时显示在伊凡的身上。
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集中刻画伊凡的瘦脸上,瞪着两只惊恐万状的大眼珠,那种不可逆转的杀子之痛,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也向世人展现残暴的沙皇注定失败的原因。
作品被禁
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皇上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为什么要画伊凡雷帝呢?除了某种倾向外,找不到别的理由 。”于是这幅画刚展出就被除去,严禁流行。
历史背景
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沙皇即凯撒之意),16世纪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者。
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他在统一和治理国家等方面建有突出功勋。这个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所以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 恐怖的伊凡”。
列宾所处的时代,是俄国历史上最恐怖和最黑暗的时代。
作者简介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年),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突出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列宾出生在哈尔科夫省丘吉耶夫村一个屯垦士兵家庭,自幼酷爱绘画,少时画过圣像画,19岁时为报考美术学院来到彼得堡。先随克拉姆斯柯依学画,20岁时考取了美术学院,在学院里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学习期间经常参加克拉姆斯柯依组织的“星期五晚会”活动,结识了进步文化人,阅读到进步文艺作品,接受了民主主义影响,和克拉姆斯柯依、斯塔索夫等亲密往来,通过他们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启蒙文艺思想影响,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1871年列宾以《睚离儿女的复活》这一宗教题材画获学院金奖并出国留学。
1873年作为留学生访问了欧洲许多艺术胜地,文艺复兴的美术并没有使列宾满足,在给斯塔索夫信中还发泄了对拉斐尔作品的不满。
他在国外学习三年,回国后定居莫斯科,从事绘画创作活动。列宾非常关心俄国的革命和解放运动,他和俄国民主主义革命者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但是他不赞成民粹派的空想。
列宾是一位全能的绘画大师,他不仅是肖像画家,而且是最杰出的风俗画家、历史画家,他以写实的艺术手法直接描绘革命者题材,塑造了一群革命家和觉醒了的大众形象。
他的写实主义绘画技巧已炉火纯青。他自己说过:“在绘画上我的主要原则是,要按原样画素材。对我来说,色彩笔触、笔法技巧等已不是问题,我所执着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对象的本来面貌。”像他这样充满生气的作品在世界绘画中也不多见。
在他的作品中一切物象都沉浸在空气和光线之中,都统一在微妙的色彩调和之中,每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构图,独特的色调。形体和色彩,素描与绘画的有机统一,使他的作品充满无限的生命力。
他曾被伦勃朗和印象派吸引,尔后又崇拜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
晚年的列宾作品中很少看到他早年的那种战斗姿态。他开始寻求新的创作道路,听从托尔斯泰的教导,对纯粹艺术发生了兴趣,与斯塔索夫分道而行了。
列宾晚年对社会政治问题感到厌倦和迷惘,从而使他走进了脱离现实的纯艺术之中。
名画受损
第一次
1913年,《伊凡雷帝杀子》被精神异常者用刀损毁过一次,直接导致时任馆长自杀身亡。所幸列宾当时在世,耗费12年修复这一画作。随后,画廊为画作加装玻璃保护罩。
第二次
2018年5月25日傍晚(当地时间),画廊即将关闭时,一名男子推开工作人员进入一个展厅,用金属防护栏打破画作玻璃展柜并多次损伤画布。画作毁坏者伊戈尔·波德波林现年37岁,是从俄罗斯中部城市沃罗涅日来到首都莫斯科的无业男子。
波德波林向警方供述事件经过。他自称特意到画廊看《伊凡雷帝杀子》,看完后到画廊咖啡厅喝了“100克伏特加酒”,因为“从来不喝伏特加”,所以“有些神志不清”,导致出现攻击行为。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馆长塔季扬娜·戈罗德科娃28日在记者会上说,波德波林当时不像喝醉了酒,他绕过4名保安冲到画作前,工作人员听到他喊着类似“伊凡雷帝没有杀他儿子”的话。
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弗拉基米尔·阿里斯塔尔霍夫28日呼吁,对19世纪名画《伊凡雷帝杀子》的破坏者处以“尽可能最严厉处罚”。
- 参考资料
-
- 1. 列宾名画《伊凡雷帝杀子》被毁 俄罗斯欲严惩-新华网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 列宾-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正一网 .正一网[引用日期]
- 3. 俄罗斯男子酒后闯画廊致列宾名作《伊凡雷帝杀子》严重损坏-澎湃网 .澎湃网[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