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
( 董希文创作油画 )
编辑
- 中文名:
- 开国大典
- 类别:
- 油画
- 创作年代:
- 1953年
- 收藏地: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规格:
- 纵
- 作者:
- (中国)董希文
目录
作品内容
1952年底董希文受中央美术学院交付任务绘制此画,耗费约二个月时间完成。1953年9月27日完成图刊载于《人民日报》。该画于1959年开国十周年时入藏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油画突出的主题是开国,画面上共绘出了11位开国时的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形象,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创作背景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具体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领导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组织落实。参展的作者为北京、华东的几十位知名画家。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实力画家们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绘画界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这次画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后来一些作品还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强夺泸定桥》等等。后来大家在总结中一致认为:好作品不少,但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 当时谁也无法预知,这个结论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的诞生打下了伏笔。 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仁才对笔者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当时革命博物馆展览厅确实需要一件这样的好作品。"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几次为领袖、英雄画像,并参加过开国大典,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 应该说这是一个公正的选择,更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董希文在美术界早已声誉鹊起,他的画多次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著名画家的好评。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水粉画《北平入城式》。虽现已说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与点名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有联系,但董希文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确实是行内知名。 当年董希文手拿这张草图请教了许多画家,如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
艺术赏析
决定《开国大典》的构图,曾做了较长时间的推敲,在构草图的阶段,董希文身上经常揣着一张像明信片那样大小画在重磅卡片纸上的画稿,凡遇到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便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草图的设计很有创造性,董希文既根据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的庄重而喜庆的气氛为基调,又不局限于再现当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手法,艺术处理很大胆。但是董希文当时并没有把握,因为构图上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甚至要被否定。董希文曾经说:"能有机会创作这样重大的革命历史画,是千年难逢的好运气。可是照片和电影资料不合我的构思理想,只能用作参考。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
这件作品必须集思广益,否则难以画好,限期又紧。董希文对油画创作一向深思熟虑,同时又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中,特别在起草阶段,更是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据说这张画在小卡片上的草图,有不少北京美术界的同行曾经看到过,他也向一些年轻美术工作者征求过意见。一位很有威望的教授,在业务问题上表现出如此自觉的群众观点,是非常可贵而且值得称道的。
《开国大典》在色彩的构思和运用上大胆地运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董希文谈到:"画天空,不论面积多大,最好一次涂好,为了将天空画得干净统一,或上下有意识的变化,天色最好用大碗预先调成上、中、下三层颜色,免得在调色板上拼拼凑凑调得很乱。而调上、中、下三层天色,又应先调上空色,中层色再加白粉或添点什么颜色就成下层天际色。《开国大典》的天空画得干净利落,明朗美丽之极。"他的女儿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画中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这幅画在不到十五平方英寸卡片纸上的草图和原来定稿的构图没有多大出入,画面的格局已经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的开阔。人物的勾画虽很简单。但已经能看出主要国家领导人的身材特征。董希文所要征求的意见重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画面上人物的布局安排。草图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从一般的构图规律来看,似乎失去了平衡。他特别担心画成大幅油画以后,不知将是什么效果。其次是构图上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非议。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
为了艺术性地反映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庄严庆典,他没有局限于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场面,而是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的气象。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广场上红旗如林、绚丽多彩,整齐的队伍和严肃的标兵显得庄严、隆重、热烈。城楼上左面的一排大红柱子及大红宫灯,崭新的紫红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的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
从草图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第一个是草图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面则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个就是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 美术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大胆的构图设想感到奇特并表示赞赏,认为第一个突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而第二个突破大家认为极为大胆,"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相反如果画上这根柱子反倒显得累赘了。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开国大典》的实画创作。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
一个透视上的问题是画面上的正阳门城楼坐落在画面上垂直的子午线上,这和天安门城楼的方位稍有偏差。董希文要把正阳门城楼画成正南北方向,也是为了使得广场感到开阔。《开国大典》上有这样一些透视上的问题,可是爱挑毛病的透视学教授却并没有提出过非议,这也说明董希文的创作构思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而主要是画面的感人效果说服力。如果画面上看起来别扭,那是一定要责怪透视上的错误的。
创作过程
1952年,董希文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艺术技巧,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他在谈到这幅画的创作时说:"在带有装饰性处理的这幅画里,尽力表现出富丽堂皇,把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的一个庄严而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董希文接受这件创作任务时,正在北京郊区参加土改工作(1950年初)。他被调回城里后,遵照必须尽快完成的指示,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交了卷。他虽然不习惯赶任务的创作方法,但以无比旺盛的创作热情克服了许多困难,如在收集文字资料、形象素材进行构思的同时,还亲自参与制作画布(那时没有现成的宽门面油画布),以及筹划做大型油画的各种设施和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为了画《开国大典》,董希文搬到亲戚家的一间小屋。这个临时画室很窄小,面对2米多高、4米多长的画布,后退的空间仅有三四米。董希文作画时后背紧贴墙壁,也不能将画面尽收眼底,无法看到画面的整体效果,董希文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完成创作的。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说:"《开国大典》动手以后,父亲常常是没日没夜地画。那时,他抽烟抽得很多,没半天工夫,烟灰缸就满满的了。在他画得入神的时候,喊他吃饭,都听不见,家里人都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打搅他,只好先把饭收起来。" 为了节省时间,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作画时,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
董希文当时曾对著名油画家艾中信说:"能有机会创作这样重大的革命历史画,是千年难逢的好运气。可是照片和电影资料不符合我的构思理想,只能用作参考。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这件作品必须集思广益,否则难以画好,限期又紧,我真有点着急呢!"
在《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中,董希文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作画时他得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他的女儿董一沙说:"《开国大典》动笔以后,父亲常常是没日没夜地画。那时,他抽烟抽得很多,没半天工夫,烟灰缸就满满的了。在他画得入神的时候,喊他吃饭,都听不见。家里人都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打扰他,只好先把饭留起来。"
《开国大典》的创作进度很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七八成,而且从画作创作中的一些细节里可以看出董希文心思所用至深。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当年5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查一批美术作品,当他们看到《开国大典》时,都很兴奋。毛主席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这对董希文无疑是莫大的奖赏和鼓励。因为用油画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气派,一直是他的愿望。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随即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也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董希文早已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但自从《开国大典》问世,这幅洋溢神州风采的油画,使他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不小声誉。
历史变迁
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大加称赞的油画《开国大典》,作为现代油画的经典作品,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是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它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历史瞬间定格在画布上。
《开国大典》这幅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情感的具有纪念碑式意义的精品画作,其命运却异常坎坷。它与共和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一次次的运动中,它数次被迫修改,其作者董希文也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
受命创作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这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经过几个月的征集准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体现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于是,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按自己的理解去选择画面构图。
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经常揣着这张画稿,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地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为了慎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多次修改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人们欣赏《开国大典》,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世纪。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为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而同心欢庆。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同时又牵涉到画家的命运。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开国大典》这幅画被迫数次修改,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其作者董希文因这幅作品而声名鹊起、名扬全国,也因这幅作品而在"文革"中遭到打击迫害,饱受政治磨难。
1954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1955年,希文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除,《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第一次修改。
这幅《开国大典》被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然而仅仅三年后,就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1955年3月被开除党籍。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边上的的高岗抹掉。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这次改动对于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太大损害。董希文后来曾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这一版的《开国大典》 在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不仅被陈列在新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而且被雕刻成纪念邮票,广为流传。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当时毛泽东提倡用中国画画革命题材,董希文并不赞成,因为他是《开国大典》的作者,免遭被打成"右派"的厄运,但被罚以"留党察看两年"的严厉处分。他后来还为革命历史博物馆画过长征、红军过草地,但都被认为调子灰暗,没有展出。
《开国大典》中人物众多,并不能一一完全展现,画面上的董必武只有小半张脸。早在1953年怀仁堂画展上,领袖们就曾开玩笑说,董老,画家只要一笔,就可以把您勾掉。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时隔19年后,董必武的形象不仅没有被抹掉,反而被描绘完整,说起来,这得"感谢"刘少奇。
1966年"文革"风暴乍起,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
女儿董一沙回忆当时情形时说:"当时父亲病痛难捱,但他心灵的痛楚则更为剧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哥哥要替他去改,他坚决不同意……"。董希文在儿子的陪伴下抱病来到博物馆,让儿子当"拐杖"撑着他作画。他首先将一块与刘少奇形象一样大小的布覆盖在画布上,然后涂上稀料,这样可以控制稀料外渗,尽量不去溶解破坏周边的画面,然后将刘少奇从画布上刮去,重新做过底子后,在刘少奇的位置画上了原本只有半张脸的董必武。
《开国大典》上没有了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从此就多了一层牵挂。他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亲手将刘少奇恢复。当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晚期,为能挨到这一天,他亲手刻了"抗癌"、"百折不挠"等字样的印章,鼓励自己战胜疾病。他对学生们说:"真希望再有20年……"但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1972年,当时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展,把董希文从干校调回北京,要求他重画此画,而此时董的癌症已到了晚期。"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1945年以来的政治局委员),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因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名画家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
《开国大典》历经风风雨雨的磨难,在不同的政治气候下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它是特殊时期被扭曲的艺术和政治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明,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中央文革小组",命令中央美院几个教师回北京,让他们把创作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上面"让刷掉林伯渠,也就是画面左边那位,刷掉的原因是,在延安时代,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有林伯渠,搞"约法三章"的也有林伯渠。虽然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早于1960年已经逝世,没有赶得上被打成"刘邓司令部"的人,但与江青有历史积怨的人,江青一个都不能放过。焚尸扬灰有所顾忌,从画上抹掉却是江青的权力能及的。无奈,画家董希文此时已是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来完成第三次的删改。这次,学生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删改,而且临摹了一幅以应"刷新备用"之需,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次可以定性为第三次修改。)
1979年,基于"实事求是"原则,画家阎振铎、叶武林受命另外复制了此画遭修改前的原始版本。
1992年1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再次展出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此幅《开国大典》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而是由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原作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边上有原作原貌的照片,并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开国大典》原作完成于1953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作者在生前对个别的人物形象做过两次修改,同展出1968年作者修改后的原作,故与开国大典真实场面前排出现的人物略有出入。‘文化大革命‘后该画由董希文先生的学生按原貌复制,收藏和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特此说明。"(原作因在"文革"中作了很大的改动,以后又不能恢复原貌,只能存放在博物馆的画库里。)
任何由于"历史的原因"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开国大典》两次由画家本人主动删改和第三次险些删除林伯渠,在文艺作品为政治服务的年代里,这是用不着迟疑的,越是经典之作,越是这样。这或者是那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国情使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一位经典画家的经典作品的原作永远只能长期深藏于博物馆的库房里,却不能不是一个令人浩叹的遗憾。
草图面世
2014年12月,《开国大典》草图首面世,并将在2015年1月8日的"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中展出。
真迹亮相
2011年6月,为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首度向公众开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展厅两侧悬挂着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开国大典》油画。
靠北侧的原作,是1952年国博前身――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院创作的,由董希文挑大梁。然而,作品完成后,历经两次大改。一次是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董希文受命去掉了画中第一排最右边的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一次发生在"文革"期间,因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刘少奇被打倒,身患癌症的董希文又于1972年受命将画中的刘少奇改为董必武。
靠南的一幅,是1972年在董希文的指导下,靳尚谊、赵域复制的《开国大典》。1979年,为纠正"文革"中"左"的错误,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根据原作家属的意见,为保留原稿,委托靳尚谊在复制品上修改,后靳尚谊因故未能修改,而推荐阎振铎、叶武林完成了修改,在复制品上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此后在所有重大展览中的作品均为这幅复制品,画中第一排中的领导人均为国家副主席,左起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
广泛影响
《开国大典》的成功,无疑首先在于题材的重大和思想的深刻。但要表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场面,如果画家没有深刻的感受,没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没有非表现不可的大决心和巨大的毅力,简直是不可能的。董希文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绘画语言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正如他自己说:"在《开国大典》的绘画语言上,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一些画法,以及中国古代工笔画的画法。这幅画的题材,需要严肃单纯的风格,用冷静精细的态度,从下面去一部分一部分画开去。同时让一切细节服从大的东西、大的要求和总的精神。碧蓝的天空,大红的柱子、宫灯,金黄色的菊花、瓦片,崭新的紫红地毯,既相融合又成对比,使人感到单纯明朗而有力量。"这体现了他自己一贯提倡的"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的境界。"《开国大典》作为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作为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它问世后,《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种美术图片大量发行,印数达100多万张,并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
《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一天,周扬等领导带董希文去中南海汇报,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当他们一起看到《开国大典》时,几位国家领导人都很兴奋。毛泽东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开国大典》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徐悲鸿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随即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使他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声誉。自从《开国大典》问世,这幅洋溢神州风采的油画,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
社会评价
《开国大典》引起较大反响,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一些知名画家看了这幅油画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中国革命博物馆将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也是在这一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反映重大主题的绘画作品,总是不同程度地维系于特定时代的,革命历史画更是直接和时代的命脉相联系,和人们向往光明、进步的心态紧紧的扣在一起。人们热情欣赏《开国大典》,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世纪,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民族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为新中国从此屹立宇东方而同心欢庆。人们喜爱《开国大典》无疑是受到了它的强烈艺术感染,没有艺术性的绘画是不可能令人瞩目倾心的。然而,考察一件艺术品的成就如何,首先映着眼于它的社会效益,然后估计它的艺术价值,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是艺术品是否完美的标准。董希文的成功正在于艺术地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
作者简介
董希文:(1914~1973年),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传世之作,它产生的前夜适值美术界开展新年画创作运动,因此董希文在画面中融合了当时正在流行的新年画的构图和色彩,把一个规模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托了开国大典的主题。《开国大典》这种近乎纯色的色调构成与西方传统绘画的灰色调大相径庭。地毯上的图案及灯笼、柱子和护栏等都具有典型文化符号的隐喻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中国审美趣味的油画风格。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董希文显然苦心经营,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只能根据现有的照片进行创制,并使得本来有较强明暗关系的照片变成处在平光中的美术造型形象,以此求得了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董希文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人物形象还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手法和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的造型气质,以及明代肖像画的处理手法,不但将领袖们的仪表动态刻画的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品当中,《开国大典》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正如靳尚谊所言:它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
- 参考资料
-
- 1. 董希文《开国大典》草图首面世 曾被认为遗失(图)-人民网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 《开国大典》油画曾四次修改 哪些人被删除了?-人民网 .人民网[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