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记忆
( 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 )
《国家记忆》是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宗旨,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国家记忆开播以来曾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栏目、优秀理论文献片奖项;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第十一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文献类一等节目、第十二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文献类一等节目奖项、第十二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文献类一等节目、第十二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文献类二等节目等奖项;中央电视台将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收藏作品”《紫荆花开》捐赠中央档案馆;2017年《国家记忆》作为中央电视台新栏目播出后,当年就成为央视前十的品牌栏目。《国家记忆》将于10月3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间20:00正式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时长30分钟。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国家记忆 | 播出时间 | 每周一至周五晚间20:00 |
国家/地区 | 中国 | 在线播放平台 | CNTV |
类 型 | 国史 | 每集长度 | 30分钟 |
制作公司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制 片 人 | 贺亚莉 |
首播时间 | 2016年10月3日 | 主 编 | 吴飞、赵斌、欧阳群、姜黎 |
播出频道 | CCTV-4 | 播出状态 | 播出中 |
栏目简介
这档历史纪录类节目有许多创新亮点,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焦晃、马少骅、鲍国安、刘劲等在节目中担任主讲人,倾情讲述历史故事;先进的虚拟技术,带领观众穿越回历史场景;逼真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还原历史关键细节;节目还深入挖掘出许多珍贵史料,展示不为人知的历史。多种视觉元素的融合,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国家记忆》打破历史纪录片沉闷单一的色调,带领观众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自2017年节目开播以来,重播累计到达6.17亿电视观众,全国近半数电视观众观看过节目,首播平均收视率为0.784%,共8天收视率突破1%,其中单期最高为1.107%。
栏目嘉宾
鲍国安、焦晃、刘劲、李立宏、桑晨、侯勇、姜昆、马少骅、卢勇、黄俊鹏、马跃、吴京安、张光北、于震、宋佳伦、董勇、蒋雯丽、徐涛、沈保平、苏扬、王斑、王奎荣、王霙、常戎、黄薇、邢佳栋等。(排名不分先后)
节目内容
《新中国1949》
《国家记忆》节目组奉献给观众的开篇巨作是《新中国1949》系列节目。和平解放北平、中共中央进北京、定都北平、开国大典……一幕幕关系着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分为五集节目呈现于观众面前,详述北平解放前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那些不为众人所知的历史,带领观众重新回到67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在“开国大典”中,利用虚拟技术,主讲人张光北从演播室瞬间推开历史门,走入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城楼,缓缓引出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经典的历史时刻。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从10月10日起,《国家记忆》还将推出五集航天特别节目《钱学森与中国航天》,本片形象地反映了在毛主席、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钱学森带领航天科技工作者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和研制“两弹一星”工程等重大历史事件,内容丰富,史实确凿,画面震撼,情节感人。本片也是2016年仅有的一部纪念钱学森与航天事业60周年的纪录片,并进行了许多新的史实突破。首次反映了钱学森主动寻求归国的事实,首次展现了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钱学森带领航天人探索出来的系统工程方法;本片还披露了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包括苏联专家帮助研制“东风一号”导弹、国家困难时期航天工程“下马”之争、两次启动卫星研制工程等,航天专家在审片会上认为,《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系列纪录片在历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美197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冷战阴云笼罩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美苏争霸世界,中国的地位愈发凸显。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向中国发出怎样的试探信号?1969年12月3日夜间,在华沙秘密跟踪中国外交官的美国大使,肩负着怎样的特殊使命?就在中美试图开启交流大幕的时候,毛泽东为何在1970年5月20日发表声明,开始抗美援越?国庆节这天,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身边的美国人,传递出怎样的神秘信号?乒乓外交,球员互访,基辛格秘密访华,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一幕一幕,究竟该如何解读?一个个时代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究竟又会演绎出怎样的跌宕起伏?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破冰,毛泽东与尼克松之间的这一次跨越太平洋的世纪握手,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曲折与探索?
《周恩来访问非洲》
上世纪60年代,世界风云突变,新中国外交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应对危机、打破僵局,新中国领导人把视线投向了遥远的非洲。1963年,周恩来总理即将首度访非,到底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出访首站、选用哪种飞机作为出行工具等一系列难题被反复推敲。首站抵达,一个个突发情况让中国代表团始料未及。周总理如何凭借过人的外交智慧将其一一化解?《国家记忆》为您讲述1963至1964年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的故事。
《紫荆花开》
本片由《开启归途》、《神圣时刻》、《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这五集构成,通过回望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阐述“一国两制”这个伟大构想的由来;展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来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彰显“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空军一级战斗英雄》
为配合建军90周年,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五集系列节目“空军一级战斗英雄”。节目组先后采访了10余位参与抗美援朝空战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人,包括年过九旬的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和张积慧。节目大量展现了抗美援朝空战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珍贵影像,通过讲述五位空军一级战斗英雄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全面回顾中国如何“在一夜之间成为空军强国”的辉煌历史!
《1964全军大比武》
主要讲述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以及在这种艰难环境下,中国军队所承受的种种困难与压力。中国军队脱离了“以战练兵”的训练方式之后,是如何保持部队战斗力,以及提高战术技艺水平的?“将军当兵”,下连队锻炼则成为了中国军队探索练兵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本片除呈现大比武过程中许多精彩的瞬间外,同时还向观众展现了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战术技能以及运筹帷幄的水平,都有了新的飞跃。
《1971重返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然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却一直被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占据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全面封锁,并阻挠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但时间到了1971年的秋天,眼见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美国知道再阻止新中国入联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们抛出了“双重代表权案”,即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联合国,但也同时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地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正式就恢复中国合法席位举行投票。结果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顺利通过。
《红色堡垒》
1927年上海,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保卫党中央,周恩来临危受命,组建中央特科。他们是伪装者,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他们是听风者,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是利剑,用生命刺破云雾重重的长夜;他们是火焰,用热血熔铸光辉的旗帜。信仰的力量、隐秘而伟大。传承红色基因,《国家记忆》为您揭秘在白色恐怖下铸造《红色堡垒》的神秘往事。
《高考1977》
2017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特别推出五集纪录片《高考一九七七》,讲述四十年前那一场在历史关头的转折性考试。《高考一九七七》纪录片共分为《停废高考》、《决策内幕》、《突破禁区》、《走上考场》和《改变命运》五集内容,既全景展现中国的高考从废止到恢复过程中的历史进程,又关注历史大事件中普通人的命运。在影片中,您将看到:邓小平决策背后的曲折艰难;科学与教育座谈会上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慷慨陈词;无数个知识青年在农场、田头、厂矿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复习备考。如今,1977、1978级大学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无数个“他们”又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面貌。
播出信息
《国家记忆》每周一至周五20:00在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时长30分钟。
- 参考资料
-
- 1. 纪录片《1964全军大比武》:回望中国军人的黄金记忆-中国文艺网 .中国文艺网[引用日期2017-11-17]
- 2. 壮志豪情震长空!从《国家记忆》回顾空军一级战斗英雄-中国网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7-08-20]
- 3. 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国家记忆》亮相央视-新华网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