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长时间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电子烟​外文名​e-cigarettevape

发展情况

一代电子烟的设计从外型上完全是模仿普通真烟的形状,烟弹是黄色,烟体是白色。这种一代电子烟流行了几年,因为其外型类似于真烟,在第一感觉上就被顾客所接受。但是,随着人们对第一代电子烟的使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外客户,慢慢的在使用过程中就发现了第一代电子烟的许多缺点,主要是表现在雾化器上面。第一代电子烟的雾化器很容易烧断,另外在更换烟弹的时候,容易伤害到雾化器的尖头部位。日积月累就会完全磨坏,最后导致雾化器不出烟。
电子烟电子烟
二代电子烟要比一代电子烟稍长,直径一般为9.25毫米,最主要的特点是雾化器经过了改进,雾化器外面带有保护罩,烟弹是插入到雾化器里面,而一代电子烟是雾化器插入到烟弹里面,两个正好相反。二代电子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把烟弹与雾化器进行了合并。
第三代电子烟是采用一次性雾化器烟弹,相当于雾化器也是一次性的,解决了以前的问题,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外观和原材料做了更换。

结构组成

虽然电子烟有款式或者牌子,一般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实现“吞云吐雾”。它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香料。

烟杆

烟杆内部构造使用相同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灯PCBA板,充电电池,各种电子电路。
大多数电子香烟是使用锂离子及二次电池电源元件。电池寿命则取决于电池类型和大小,使用的次数和操作环境。并且许多不同的电池充电器类型可供选择,例如插座直充、车充、USB接口的充电器。电池是电子香烟最大的组成部分。
有些电子香烟使用电子气流传感器启动该加热元件,一吸气就会使电池电路工作。而手动感应的需要用户按下一个按钮然后吸烟。气动的使用方便,手动的电路相对来说比气动稳定,出烟量也比气动的好。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有些厂商开始着手研发全自动机械制造电子烟,杜绝使用人工自己布线、焊接或电子,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雾化器

一般来说烟弹就是吸嘴部分,而有些工厂应客户需求把雾化器和烟弹或者烟油一起粘合起来,做成一次性雾化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极大提高电子烟的口味和烟雾量,同时质量更稳定了,因为雾化器是最容易坏的,传统电子烟都是一个单独的雾化器,没几天就坏了。由工厂专业人员注液,避免了自己注液过多或过少导致烟液倒流进嘴里或流到电池部分腐蚀电路的问题,存烟油量也比一般烟弹多,密封性能好,所以他的使用时间比其他烟弹都要久。
这种技术现只有极少数品牌拥有。雾化器的构造就是一个加热元器件,通过电池供电发热,使其旁边的烟油挥发,形成烟雾,从而让人吸的时候达到“吞云吐雾”的效果。

存在危害

一直以来,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甚至在产品介绍中,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殊不知,电子烟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论证。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系统的电子烟安全性评估资料,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电子烟会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子烟时,除尼古丁以外,还可能把其他多种未发现的有毒化合物吸入体内。与此同时,电子烟所产生的二手烟,同样可能危及健康。电子烟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由于电子烟不会产生烟雾,所以就更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安全、健康的错误认知。
此外,美国针对全国青少年吸烟情况的调查显示,2013 年,全美有超过 26 万名青少年第一次尝试吸电子香烟,这一数字是 2011年的 3 倍多。在 2013 年尝过电子香烟的味道后,49.3%的青少年打算改吸传统香烟,而 2011 年仅有 21.5%尝过电子香烟的青少年有此打算。
部分电子烟尼古丁含量超高,危害可能大大高于普通香烟。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并非无害,单纯吸入尼古丁,同样会产生健康风险。尼古丁本身不是一种致癌物质,但可以起到“肿瘤启动因子”的作用。而且,有足够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胎儿和青少年接触尼古丁,会对大脑发育产生远期不良后果。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曾对市场上 19 款电子烟的成分进行测试,发现电子烟的吸烟装置含有致癌物质和其他对人体有毒的化学品。他们还分析了两种畅销电子烟的烟管成分,发现其中一份样品中含有二甘醇,大剂量摄入会损害肾脏,其他样品中则发现了亚硝胺等致癌物。法国国家消费研究员也指出,研究中调查的部分电子卷烟产品中尼古丁含量甚高,甚至可以杀死一名婴儿。不仅如此,由于电子烟装置的加温速度过快,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剧毒性分子。
2013 年,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主管伊丽莎白·波特博士对电子烟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电子烟含有大量丙二醇,该物质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进而引发一些急性症状。因此,她认为电子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可能比传统卷烟还要大。
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长时间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
电子烟同样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长时间吸食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在美国等地,电子烟被列入烟草制品,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把电子烟当做医药产品来管理。在国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去年曾特别发布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监管政策

中国是电子烟的发明者和主要生产地,全球 90%以上的电子烟来自中国深圳等地,但我国对其监管尚属空白。在我国,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
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的态度和政策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国家认为其是一种消费品,有的国家则认为是药物,还有些国家认为是烟草产品。因而,对电子烟的政策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支持,有的国家禁止,有的国家则进行适当的管制,还有的国家至今未表态。
针对“3.15”晚会报道的电子烟问题,全国股转公司已要求涉及电子烟生产销售的挂牌公司进行自查,充分披露相关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存在不良影响。

禁止情况

2018年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2018年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将禁止电子烟。
2019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对于新兴的电子烟,《条例》明确规定,吸烟是指吸入、呼出烟草的烟雾或有害电子烟气雾,因此,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
2019年2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向特区立法会提交《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建议禁止进口、制造、销售、分发、宣传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违例者最高可判罚款5万港元和监禁6个月。
2019年2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拟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列入禁烟场所;烟民在禁烟场所吸烟将不再劝阻,直接罚款。
2019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消息称,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电子烟中的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因此,世卫组织建议所有禁烟的公共场所,应同时禁止电子烟的使用。